“王书记来了,我们的土蜂蜜也值钱了!”

行业新闻|2021-01-25
分享到:

“你家土蜂蜜品质好,上次回杭州带去的40多斤蜂蜜卖完了,买家很满意,但他们反映了外包装简陋、密封性差等问题,得想办法改善外包装……”刚到杭州淳安县屏门乡五和村小陵自然村,王旭东就上门找养蜂大户章笑女,向她说起代售蜂蜜的情况,并告诉她如何让产品包装满足城市消费者需求,扩大销售“朋友圈”。

王旭东是杭州市江干区机关事务中心派驻五和村的“第一书记”。2019年9月,自赴屏门乡小陵村挂职村“第一书记”以来,心里就装满了整个村的人和事,对村里消薄增收尤其上心。

“五和村是典型的山区村庄,距离县城近70公里,受地域条件制约,村里没什么产业,一直都是经济薄弱村,大部分村民收入靠销售土蜂蜜、茶叶、山核桃等农产品为主,即使有好的产品,也会因销售渠道缺乏难以卖出好价格。”王旭东说。

刚来到五和村那段日子,他几乎每天都在走村入户,收集村情民意,为深入了解民意,王旭东还特意学习小陵自然村60年代徒手开挖隧道的“隧道精神”。

在深入了解民意后,王旭东明白,对于山高路远的五和村,只有把农产品卖出去才是对村民最实在的帮扶。

于是,在担任五和村“第一书记”的一年多里,王旭东将村里土特产资源进行打包,利用自身资源在杭州联系了5家相关单位,通过主动捎样品上门介绍、不断加强沟通联系,成功将五和村土特产列入其采购库,并与部分农户建立了长久合作关系。

章笑女就是其中之一,因为王旭东的“推销”,目前,已销售蜂蜜100斤,“王书记来了后,蜂蜜再也不愁销了,今年家里就剩下2斤没有卖出。”

而对于以种植兰花养家糊口的王新秀来说,王旭东更是她们家的“福星”,受疫情影响,她家辛苦培育的兰花一度滞销,王旭东了解情况后,主动帮她联系杭州的兰花爱好者、花鸟市场负责人等,为兰花销售“搭桥牵线”,还帮她开通网上直播间,“今年以来,我们已经销售了上千盆兰花,因为王书记的帮忙,现在可以直接在微信上跟卖家联系,不愁没人上门来买。”王新秀说。

王旭东不仅为村民拓宽增收渠道寻求“良方”,还为村庄发展指明道路:只有将“绿水青山”高效转化为“金山银山”,才能走出一条发展新路。

为此,他组织村两委纵深推进改善基础设施建设、环境提升等行动,利用“第一书记”菜园拉近村民距离,团结村民共同谋求发展,调动村民参与“美丽庭院”创建、垃圾分类的积极性,推动人居环境提升,让村庄能够宜居宜旅,助推乡村振兴。此外,他持续对接乡村产业振兴,挨家挨户上门做工作,带动大量农户种植茶叶、大米等,最后产收达到12000斤,帮助村里实现盈利4万余元,村民人均增收500元。

本文为钱江晚报原创作品,未经许可,禁止转载、复制、摘编、改写及进行网络传播等一切作品版权使用行为,否则本报将循司法途径追究侵权人的法律责任。